难忘师恩
纪念恩师刘绘玲老师 (二)成长

成为我们的班主任的时候,刘老师正值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,面对我们的成长时期,她热情饱满地迎接一群正值青春叛逆期少男少女的挑战。我, 或者从我眼中观察到的,我认为我们的班集体师生关系是和谐的,甜蜜的。
最大的特点是,刘老师很像大姐姐,理解我们的行为,从来没有粗暴的训斥,但是却能深深感动每个学生。 我不止一次听到同学们说这样的感受:每次让刘老师叫去单独训导,从来都是和声细语,但是却能让人泪流满面或羞愧难当,当然这个场景是因为那位同学犯了错。
这是很难能可贵的素质和能力,我一直想学会,但是就是做不到,无论在工作中对于自己的部署,还是在生活中对待自己的孩子。动不动怒形于色,大声呵斥,绝对是经常的存在。后来我会常常反思,相比刘老师的教育方式,我知道,我的方法很难有好的作用的,而这也是刘老师让我觉得自愧不如的另一点。
刘老师对于我们的爱护是时时刻刻存在的,那么自然,那么真诚,和风细雨一般滋润每一个少年的身心。班上有好几位淘气的男生,从来没有见到刘老师让他们罚站,或者训斥得脸红脖子粗,而我看到的,都是在幽默和诙谐的场景下得以让那些男生们既没有失去自尊,又心甘情愿羞愧难当得承认错误。即使往往他们很快就会犯同样类似的错误,但下一次,同样的场景还是会值得期待的。但是,这也是潜移默化地会让他们渐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幼稚,慢慢地自然地成长起来,越来越像个懂事的大孩子了。这些孩子中,也包括我这个本性也很顽劣的男孩。
当然也有个例,我记得一个顽劣成性的男生,曾经住过少管所。刘老师为了让他能够改过自新,让他和我做同桌。我是团支书么,我的“正能量”也许能感化他。但是,我唯一能做到的事是满满“负能量”的“武”力解决问题,那个男生跟我同桌吃了不少苦头。当时,刘老师经常会单独教导他,他没有上学时,也会经常挂念他,联系他的家长。即使那男生做的事情经常让周围同学反感,刘老师也没有把他赶出过教室。刘老师还去家访他们家,了解到他家的情况,跟同学们也解释过,希望同学们不要嫌弃他,帮助他改过自新。
我是理解刘老师的,也是感动刘老师真的是竭尽全力了,她的叹息和无奈虽然也感动过那个男生,但是,有的人就是要走自己那条不归路,也是宿命,其他人能做的只有期待。我相信,那位男生多年后成熟了,一定能理解和感谢刘老师对于他的成长尽心尽力,一定会做回刘老师期待他能成为的那样的人。
我和那个男生的同桌时期是短暂的,因为后来他又去了少管所。其他时间大多数时候,我的同桌都是一个个可爱的女生。刘老师是刻意这样安排的,也是她独特的地方,就是男生女生同桌,每过一个学期就换同桌。这也是我喜欢的方式,我觉得很高明的地方。
少男少女本来就对异性是有情感需求的,但是在那个年龄段那个时代,又不能做出超现实主义的浪漫举动,身心健康成长,情感健康发展是重要的前提。而且,有时候,跟一个同学坐同桌久了,发生了不愉快,也是可以暂时忍耐的,因为是有盼头的,几个月后会换一个。当然,也有的坐同桌久了感情加深的,这样也可以及时调整关系,回到正常成长阶段。
除了理解和巧妙地处理同学们的情感问题,刘老师能很好地协调同学们和其他任课老师的关系。
有一位教地理的老先生,我尊称他为老先生是真的打心底深处很尊敬他。他讲课从来不急不慢,还经常讲课本以外的事,我是很喜欢的。可是,小孩子天性就是喜欢欺负老实的老师,在他的课上嬉笑打闹成了常态。老先生从来也不生气,也不维持课堂纪律,真是心大。
后来,不记得是怎么让刘老师知道了,刘老师后来在班级总结会上耐心地跟大家讲要尊敬老先生,认真听讲,不感兴趣也不要影响其他同学。尤其是刘老师解释了老先生的经历,让我肃然起敬,这也是我为什么尊称他老先生的原因之一。老先生是解放前正宗科班出身大学生,后来在地质队工作,再后来因为各种运动被调到中学教初中。其实,那种经历的人,应该是教大学生的。我不知道,其他同学是不是听进去了,我是深深被打动了,我听他的课更加用心了。我觉得其他同学可能也是听进去了,后来老先生的课堂情况,我感觉好多了,就是不爱听睡大觉不打闹也是进步。
刘老师的劝诫,是用自己对老先生的真心实意的尊重,感化了同学们的幼稚的心灵。有哲学家说水看似最柔软,但是却是最有力量的。刘老师的谈吐说教就像是水一样涓涓细流,持续不断冲刷洗涤滋润温暖每个同学的身心,从而让我们愉快的健康的成长着。她的这种力量,是强大的,永恒的,即使现在,我也能感受到,从而时时刻刻自觉地遵循她的教导。
即使是现在,刘老师以另一种形态存在在宇宙世间,我仍然在意识的层面切身感受到她的强大的存在,我坚信,在意识的世界,她仍然在关注着我,关注着每一个爱她的学生。